2025年4月23日至26日,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、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,首都视听产业协会主办,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、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主办的“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”在北京成功举办。本届春交会以“合见未来·光启新篇”为主题,历时三天,聚焦视听产业全链路创新,吸引了百余位专家学者、企业代表及一线创作者参会,累计参与人数突破万人次。活动通过视听市场交易、产业论坛研讨、行业推优表彰三大板块,全面展现视听产业在技术革新与内容创作领域的蓬勃活力。
视听市场全面升级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闭环
作为春交会的核心板块,本届视听市场在保留传统商务洽谈功能的基础上,创新打造“郎园Station视听市场”,涵盖“北京大视听”重点文艺项目展区、北京市文联“艺韵京华”特别展区、视听科技展区等六大特色板块,构建起“IP孵化-制作-发行”全链条交易平台,助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。
“北京大视听”展区集中展示了《绝密较量》《即刻上场》《轻年》等重点文艺项目,彰显首都视听创作的多元活力。北京市文联“艺韵京华”展区通过静态陈列与数字技术结合,呈现了《六姊妹》《国色芳华》等优质文学IP及传统文化创新成果,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。视听科技展区则聚焦AI剧本创作、虚拟人技术等前沿应用,为创作者提供了技术赋能的新思路。
爱奇艺、优酷、华策集团、西嘻影业等头部企业携年度优质项目亮相品牌展区,展示平台与制作机构的深度融合。自由洽谈区通过场景化社交空间,进一步降低行业对接成本。主办方表示,此次市场升级不仅强化了资源互通,更通过技术驱动与生态构建,为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商业想象空间。
多场论坛共话行业未来 探索内容创新方向
春交会期间,六场重要活动聚焦视听领域核心议题,涵盖创作方法论、科技赋能、短剧发展等方向。
在产业发展论坛中,嘉宾深入探讨内容形态迭代趋势。“与好剧有约”创作对谈活动中,《六姊妹》《国色芳华》主创团队分享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方法论,为行业提供了精品长剧的实践样本。
短剧成为本届论坛焦点。“短剧嗨创日”包含“短剧+”计划发布、“短剧+”市场发布、平台赋能宣讲以及爆款解码舱平台专场四个环节。“追光计划”国际微短剧大赛、“艺韵京华”微短剧创作计划、“红果短剧果燃计划-首都视听产业协会绿色推荐通道”计划重磅发布,大力扶持优质短剧内容创作者。爆款解码舱中四场创作论坛,红果短剧专场、腾讯视频专场、爱奇艺专场、短剧跨屏共生论坛,嘉宾们对于短剧爆款内容的深入剖析,探讨精品创作、跨屏共生等议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短剧精品化历程。
此外,视听科技论坛则聚焦AI与虚拟制作技术,强调创作者需在技术浪潮中保持内容底线,以创新驱动品质升级。
行业推优激励优质创作 推动精品内容出海
在“合光·视听荣耀之夜”推优盛典上,首都视听产业协会公布了31部作品、12家机构及16位个人的获奖名单,涵盖电视剧、网络剧、微短剧及创新类目。
电视剧《我是刑警》《小巷人家》《玫瑰的故事》《山花烂漫时》等凭借现实主义深度获“年度电视剧”;网络剧《我的阿勒泰》《边水往事》《庆余年第二季》以精良制作与创新叙事获“年度网络剧”。人物类推优包含编剧、导演、制作人等幕后英雄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顺应行业趋势,本届推优新增“年度创新剧集”“年度出海剧集”“年度短剧”“年度微剧”等多个类目,鼓励内容多元化与国际化创作,推动视听产业持续深耕精作。